印度,我正在接近上瘾的边缘 之一 被设计的首都和马赛克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让我感到如此困惑。
我无法说我喜欢她,或者不喜欢;无法判断我是期待再次访问,还是尽量远离;更无法确定她的未来是悲观,还是乐观。从印度归来,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对于印度的无知。
想去印度的想法由来已久,终于在这次的越南之行(西贡初体验)前夕,我故意在印度转机,从而一窥印度的面貌。
新德里和德里到底什么关系
以前,一直以为新德里和德里是两个城市。这个错误直到到达才得以纠正。“新德里”原来就是德里市里的一个区。德里有十一个区,除了新德里和Shahdara以外,还有按方位分的九个区:东,西,南,北,中,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德里。新德里是其中一个面积只有40平方公里,人口13万的小小区域。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 ,而不是德里。以下我所写的新德里,就特指这块小小的首都之地。
被设计的首都
新德里从建都历史和规划上看,像极了美国在华盛顿特区新建一个首都的想法,都是为了迁都在一片空地上建造首都。华盛顿从费城迁来,而新德里从加尔各答迁都于此。所以新德里从第一天,就是有规划的,是全新的。新德里的这一片行政区的设计元素,很像三个首都的融合:华盛顿,巴黎,和北京。
华盛顿式的规划
说它像华盛顿,是因为中轴线国王大道(Rajpath)那宽阔的草坪,很难说不是受华盛顿特区国家大草坪的启发。这条大道两边的建筑也有华盛顿的影子,整齐的排列着各个政府机构。大道的西尽头是长得如美国国会大厦一样的总统官邸,东尽头则是如凯旋门一样的印度门。
早上在国王大道上跑步,明显的可以感觉到比北京严重得多的雾霾,道路两端的建筑影影绰绰,初升的太阳如北京的夕阳一般带着厚厚的晕光。
大家常把新德里的这个区域称为“鲁琴斯德里”,是因为整个新德里的规划和国王大道周边的建筑是由英国最伟大的建筑是鲁琴斯一手设计的,就如法国人朗方设计了华盛顿一样。
法国式的环岛
说它像法国,主要是因为新德里区域里的道路由一个接一个的环岛连接。世界上还有谁比法国人更喜欢在交通领域使用环岛呢?市中心的Connaught Place一个环岛放射出来12条大道,这不就是凯旋门的设计吗?这些环岛和道路,就如同跳棋棋盘一样,把新德里的新区切割成一个个小三角块。
正因为大的道路基本上用环岛连接,新德里并没有多少红绿灯,这使得行人过马路的时候,面对车距几乎相同的,源源不断的各式混杂的车辆有点束手无策,而不像其他城市那样车流因为红绿灯的原因是一波又一波的,中间总有间隔。这也让新德里有了种连续的热热闹闹的景象。
北京式的园林
说它像北京,是因为这了浓浓的政府气氛,宽阔的大道,以及众多皇家园林的遗址。政府部门门口的大道,由警察在两端设置了行人都无法通行的路障,变成了空荡荡的大街。各个政府机构的深宅大院,或许只有莫斯科和北京可得一见。从酒店高层鸟瞰新德里,一片郁郁葱葱,全是树木。而就在新德里步行的范围里面,胡马雍陵,旧堡等等的动辄几个世纪前的遗迹,也会让人想起北京的陵墓以及它们置身其中的巨大公园。
印度初印象
来印度之前,听到最广为流传的段子是,洗澡的时候千万不要唱歌,否则会拉肚子。对于印度水和食物的担心贯穿了我的整个行程。结果亲测印度的瓶装水还是安全的,从地铁站的小店里买到的纯净水让我免除了拉肚子这门必修课。
同样需要当心的是纸币。一张50卢比的极为破旧的纸钞自从进了我的手,就再也没有能够花出去,连作为小费给司机都遭到了拒绝。它在我的手中的旅程的最后归宿是乞丐的纸盒。
皱褶的纸币对于地铁的自动售票机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手里面的新旧纸币几乎都无法通过。不过,聪明的印度人民总有办法。在繁忙的站点,每一台售票机旁边都有一个服务人员帮忙,帮你麻利的把纸币换成她手里面的,让你重试。虽然也要几次被退回以后才能购票成功,成功率还是比我自己手里面的钱高出不少。
不得不说,印度的地铁系统还是干净和高效的。进入地铁,这个城市和其他国际城市的差距明显减少。地铁代表着新德里最为干净,现代的一面。不过地铁内和地铁口的村落一样的景致构成了巨大的反差。地铁出口好似一个哆啦A梦的任意门,生硬的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连在一起,而我是一瞬间从大城市穿越回了农村。
这种反差在高档酒店内外同样存在。酒店被高高的围墙保护起来,车辆进入的时候,前引擎盖,后备箱都需要打开,保安会用巨大的镜子伸到汽车下部仔细检查。基本上一旦进入了酒店,就是一个桃花源,里面的消费价格也如天上一样,估计高出20倍不止。外国人,在印度就是“他们“,一群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是需要被关起来特殊照顾的人。各个景点也对外国人有特殊的优待,票价基本上按十几倍收取,比如胡马雍陵对于本地35卢比(人民币3.5元),而对于外国人就是550卢比(人民币55元)。这样的政策在中国开放的初期也实行过,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消失了。
宗教
我们对于一个国家总有些固化的认知,这些认知是如此底层和牢固,以至于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还会有错误。这种错误只有在身临其境的时候和眼中看到的世界碰撞,发出清脆的碎裂声,才让我们知道,原来自己的理解一直都是错的。
我一直因为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而误认为印度是一个佛教国家。我错了。从数据上看,印度83%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是第二大宗教,而佛教还远没有排到第三。
相比印度教的巨大信众,在新德里,伊斯兰教的存在感似乎超过了印度教。早上刚刚5点多钟,酒店附近清真寺礼拜的大喇叭中传出的诵经声就回荡在新德里的上空,穿过酒店厚厚的隔音玻璃,吵醒睡梦中的我。
我索性起床,穿上运动鞋,巡着声音的来路去寻找。
结果没找到清真寺,却误入了一座锡克教谒师所。天还没有亮,这里就已经灯火通明,人潮涌动。教徒戴着头巾,虔诚的拖鞋,洗脚,亲吻地板,进入大殿,然后席地而坐随着音乐念诵。谒师所四周的连廊下,无家可归的信徒在那里过夜,大殿门口的如同早点摊一样的铺子,正免费发放着热乎乎的食物。
离开谒师所,我看到一副诡异却和谐的场景:就在锡克教谒师所旁边,一座红色的基督教教堂里,基督教徒在远处清真寺的大喇叭声中,静悄悄的向上帝祷告。再走几步,印度教的教堂里,神像前的鲜花早早的有人摆好。各种宗教共生共处,看起来混乱却又有着内在的秩序。
然而翻开印度的历史,就知道印度的宗教,远没有我这个旅行者在一个美好的清晨看到的这么和平共处。宗教的相互排挤,冲突,甚至屠杀的危机都藏在我看到的这幅祥和的画面之后,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又会产生怎样的冲突。
马赛克
初印象中的印度,不是熔炉,而是马赛克。冲突,反差是我看到的印度的主基调,不同部分之间棱角分明,缺少过度地带。现代的和落后的,外国人和本地人,富人和穷人,伊斯兰教和印度教,新区与旧区,如同一副巨大的马赛克上碎片一样,紧紧相连,和谐共处,却又格格不入,让人看不到边界融合的希望。随着我对印度了解的稍微深入,这种马赛克感愈发强烈起来。
(未完待续)
注:这篇文章有点长,我会分成三部分发出。如果心急,可以发送“印度“得到整篇文章。
推荐:10分钟韩语教程
上篇:西贡初体验